9月21日上午,中國僑聯第九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京舉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會見了第九屆“僑界貢獻獎”獲獎者代表。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主任陳旭,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張雨東,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程學源,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候選人連小敏,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胡文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表彰獎勵辦公室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陳祎,中國僑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陳邁等出席活動?;顒訛榈诰艑谩皟S界貢獻獎”獲得者代表頒獎。

尤權對廣大僑胞和歸僑僑眷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歷史時期作出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表示中國將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為廣大僑界人才施展才華、創新創業創造更好條件。
尤權希望廣大僑界人才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在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方面體現新面貌;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在破解“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推出新成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方面展現新作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鑒,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作出新貢獻。

萬立駿在活動上發表講話。他說,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牢牢把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搶抓全球科技發展先機,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其中,僑聯組織積極搭建平臺,回國創新創業的新僑和留學人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科研一線和產業前沿奮楫篤行,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作出積極貢獻。
萬立駿對僑界人才和各級僑聯組織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僑界人才要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中肩負歷史使命;二是僑界人才要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擔當作為;三是僑界人才要放眼全球、交流互鑒,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彰顯獨特優勢;四是各級僑聯組織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僑創新創業中作出新的貢獻。

程學源宣讀第九屆“僑界貢獻獎”表彰決定,連小敏主持活動。
頒獎之后,舉行了“踔厲奮發 科技報國”主題論壇。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和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分別作了《做好中國原創藥研究》和《健康夢 中國夢》的主題報告。

省僑聯領導與“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者在吉林分會場
本次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在北京設主會場,各省、區、市設分會場。省僑聯黨組書記、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鮑九生,主席丁兆麗,黨組成員、副主席兼秘書長關波,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一等獎、二等獎獲得者出席分會場活動。省僑聯領導為我?。澄猾@獎者頒獎并對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感謝他們在所從事的專業領域作出的積極貢獻,希望僑界專家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在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擔當作為,作出僑界貢獻。
“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于2003年設立,每兩年評比1次,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作為選樹僑界高新科學技術人才的最高獎項,“僑界貢獻獎”曾表彰過黃大年等僑界優秀代表,在僑界乃至社會各界廣受關注。通過表彰“僑界貢獻獎”,激發了廣大僑界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和勤奮進取、報效祖國的熱情,促進了僑界科技創新成果的交流對接和轉化落地,在賦能實體經濟、催生新發展動能、吸引鼓勵海外僑界科技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是中國僑聯向廣大僑胞宣揚“嘉庚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激發愛國之情,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同圓共享中國夢的重要載體。
第九屆“僑界貢獻獎”共表彰獲獎者128名,一等獎52名,二等獎76名。其中,我省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李玉,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秦彥國榮獲一等獎,延邊大學附屬醫院成憲武教授榮獲二等獎。吉林省僑聯榮獲“優秀組織工作獎”。